如愿以偿
文/白景石(历史系七八一班校友)
我爱辽大,如同士兵爱军营、游子爱家乡一样,因为那里有抹不掉的青春记忆。
入学前, 我是煤矿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知识匮乏,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当一名教师很不容易。好在那时改革春潮涌动,一切都在改变,教育首当其冲,1977年大学招生制度改革,恢复了高考。当听到这一消息后,真是欣喜若狂,感叹有机会搏一下了。可我又担心如果考走,难舍学生们。最后,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将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就这样投入了紧张的迎考之中 。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没有耽误一天工作,也没请过假。白天带班教学,晚上挑灯夜战。饿了吃一个母亲做的荷包蛋,困了洗一把脸。苦熬两个多月,终于以所在地区文科第二名的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填报志愿时,我第一志愿就报了辽大。之所以选择辽大,是受地区邻校一位学长的影响。他是文革前辽大中文系毕业生,有次我们到县里师资培训住在同一个房间。他向我讲述了大学的趣事,还说一些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学校当教师,很受欢迎,成为业务骨干。他绘声绘色的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心向往之。另外,我单位之前也有两位职工被保送上辽大工农兵学员,让我十分羡慕。我喜欢教师岗位,所以第一志愿报了辽大。
到辽大读书对我来说是如愿以偿!入校的第一天夜晚,我躺在寝室铁床上睡不着觉,浮想联翩,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喜泪溢双眼,求知入校园。吾今忒干渴,痛饮万井泉。
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学习经历是宝贵的。我赞成这样的说法,上什么大学不重要,上不上大学很重要。虽然大学生活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站,但它学到了知识,启迪了心智,活跃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教会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大学时期不但是掌握基本知识的绝佳时期,也是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经历终身受益,我很庆幸是其中之一员。
毕业后我没当上教师,而是被分配到机关做了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干就是几十年,直至退休。虽没有什么显赫政绩,但也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自感问心无愧,没给母校丢脸。
辽大是我考学的第一志愿,她是我心中永远耸立的精神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