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乔睿,1995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9年毕业。现任沈阳《地铁第一时间》报副总编辑。曾在《辽沈晚报》工作17年,历任时政新闻部主任、采访中心副总监、演艺活动事业部总监。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中,多次获得辽宁新闻奖、东三省新闻奖等新闻奖项,并获得“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妈妈,这就是你上学的地方吗?”
“你的学校真大!”
“你和爸爸,就是在这儿认识的吗?”
……
2017年秋,第一次带着4岁的儿子走进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我的母校。时值“满地翻黄银杏叶”的季节,校园里游人如织,儿子兴奋地在银杏路上奔跑,正是好奇的年纪,看着妈妈和爸爸学习过的地方,问题不断。他的提问,也把我带回到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4年,和离开这里,但又永远在一起的18年。
在这里,登上了戏剧的舞台
辽宁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总是需要填写的各种表格中,这几个词汇是最常用的。为什么会选择辽宁大学,为什么会选择新闻专业?多年后,与友人聊天,也经常会被问起。在懵懂的时期,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的偶像之一就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莉阿娜·法拉奇,也正是因此,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新闻专业成了我的首选,我立志要成为一名记者,甚至希望像法拉奇一样,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也就是从走进辽宁大学那一刻起,我就与“新闻”真的再也没有分开过。
初入大学,一切都是新鲜的,在辽大也留下了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社团,非常幸运地加入了“阳光剧社”,也让我第一次走上了戏剧的舞台,虽然仅仅是个群演,哈哈,但这仍然是让我难忘的,也是我人生的一种特殊经历。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群演演得太成功了,又有幸与“阳光剧社”的小伙伴们在1996年辽宁卫视春节晚会上亮相——与潘长江老师、陈寒柏老师一起表演相声《美与丑》,相声的形式是两位老师各带一队进行现场辩论,辩论的队员就是我们。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我的台词,很简单,仅有一句“黄世仁长得丑……”,不过确实是苦练了一阵子,毕竟上的可是仅次于央视春晚的辽视春晚。演出效果嘛,自然是棒棒哒!
也许是注定的缘分,毕业工作后,我曾做过娱乐记者,采访过潘长江老师多次,第一次见到他,我刚提了个醒儿,他就认出了我,“这不是当年跟我一起表演相声的小丫头吗?”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在这里,收获了另类的体验
在大学里,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丰盈了头脑,自不用多说。在大学里收获的师生情、同学情,更是我厚厚的人生积淀。
仍然怀念第一次去上通宵自习。勤奋的学生怎么可能没去上过通宵自习?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经过缜密的准备,我和好友宋妍(后读研留校)终于在大一下学期的初春相约去上一次通宵自习。初春,即意味着新学期刚开学不久,也意味着不是上通宵自习的高峰期,不但不用抢座,不用占座,甚至当我俩拎着暖壶,抱着借来的军大衣,背着装满各种书籍的书包进入自习室时,发现我们可以包场啦。北方的春天总是晚了那么一点,还经常走丢,“时令北方偏向晚”的早春夜里,自习室的温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也恰恰起到了“锥刺股”的作用,不能睡觉,只能认真学习。这次通宵自习对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有多大的提升,无法判断,但却为日后在新闻单位值夜班做了很好的铺垫和锻炼。
在这里,获得了事业上的最大支持
1999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地进入了新闻单位工作,从都市青年报刊社的《人生十六七》,到《辽沈晚报》,再到现在的《地铁第一时间》报,我从未离开过新闻工作,白驹过隙,一晃已经接近19年,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记得大学刚毕业进入辽沈晚报工作时,就想实现自己的“战地记者梦”,一心想进入社会新闻工作,但事与愿违,成为了娱乐记者。正当娱乐记者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我又大跨越地去做了时政新闻记者。同时这十几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中,我还做过副刊文娱版编辑、评论版编辑、新闻版编辑、体育版编辑,我曾非常自豪地说,在《辽沈晚报》从一版一直到末版,所有品类的版面,我都曾采写或者编辑过。这也算是对我所学专业的一种坚守,当然我也确实是“干一行爱一行”,接触每个品类的新闻,都是一种学习,天天尝新,这也正在新闻吸引我的地方。
既然一直从事着新闻工作,自然与母校,与老师们分不开。需要与大学合作,进校园做活动,第一个,我会想到辽宁大学;需要采访专家,需要有理论支持,首选的还是采访我的老师,文然老师便是我的专家库中,对我支持最多的人。
2017年,一个契机下,我做出一个决定,离开供职17年的辽沈晚报,来到沈阳唯一的一家地铁报《地铁第一时间》工作。在接近不惑之年,在传统媒体的寒冬,希望给自己一次重新起飞的动力。
到地铁报后,一次采访碰到宁湘伟老师,得知我工作的变化,宁老师笑了:“人需要变化,有变化,就会有新动能。”
如今,偶尔受邀以业内人士的身份回学校给新闻系的孩子们讲讲课,分享一些实战经验。每次站在讲台上,我都无比亲切,介绍自己,第一句话,也会是:我是你们的学姐。
在这里,遇到了一生之爱
辽宁大学之于我,不仅仅是奠定了事业的基础,更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这里,我遇到了自己的爱人,组成了家庭。
不要误会,我并非在校园里“早恋”,虽然与他相遇在辽大校园,相识在辽大校园,但真正恋爱却是在毕业之后。人海茫茫,能够相恋,必然有着其必然因素,而这便是辽宁大学。因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曾在一个系学习,这些天然的好感很快拉进了我们的距离,而在日后这十几年的生活中,辽宁大学也是出现在我们话题中的高频词。
去年,第一次与爱人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哲经楼”已经改名叫“哲理楼”,但这里面的一切仍未改变,依然熟悉。有历史感的俄式建筑,有些幽暗的长长走廊,最经常光顾的310、311教室,都在讲述着那四年的光阴故事,还在回荡着年轻的激情。
“妈妈,从这个学校出去的人都很厉害吧!”
“我记住了,这里是爸爸和妈妈的母校。”
“她的名字叫——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