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国发展与全球经济” (China Development and Global Economy)国际学术会议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辽宁大学主办,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院承办,并获得China Economic Review期刊支持。
开幕式上,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代表学校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以及应用经济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建设成果。会议主要组织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侯维忠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辽宁大学为作为合作主办单位对本次会议的贡献和支持,强调了国际学术会议在跨文化交流方面所提供的重要平台作用。侯教授同时还主持了会议的主旨演讲。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主管国际化的经济系系主任丁赛教授先后发表演讲。
余淼杰教授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指出中国经济虽然短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并且已经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体现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方面,在最重要的生产方面,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显著提升,在行业层面具备全产业链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跨国比较,中国经济若要维持高质量发展,需立足新发展理念,加强研发投入,积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刘国恩教授以“经济增长和地球健康”为题,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地球健康的关系以及北京大学地球球健康坐标计划近年来所作的努力,即通过构建自然空间、要素空间、行动空间、风险空间坐标系,量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
丁赛教授的演讲主要探讨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于提升制造业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所发挥的重要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微观公司层面上库存成本的节约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以及产业层面上生产要素资源的共享和下游产业的集聚,为理解设施建设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接下来举行的平行论坛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所国内外高校的50多位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的全球化影响、数字经济、中国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对流动人口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多个主题做报告,讨论过程气氛融洽热烈,与会者收获满满。
本次论坛吸引了学校300余位师生代表现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