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闻资讯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学缘故事 | 校友期刊 | 校友捐赠 | 服务校友 | 影像辽大 | 联系母校 | 访客预约 

     辽大新闻

 辽大新闻 
 校友会动态 
 通知通告 

辽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辽大新闻>>正文
“新发展格局下中日合作新突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会成功举办
2024-09-28 12:00   日本研究

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辽宁大学《日本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新发展格局下中日合作新突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会于2024年9月21日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成功举办。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筑波大学、日本东洋大学、日本東洋英和女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辽宁省对外友协及校内兄弟院系等知名院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计70余人参加,是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承并继的盛会。

大会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刘志中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洪新首先致辞,他代表辽宁大学对日本研究所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同时对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前身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所,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多次关怀下,中央为加强外国问题研究而最早设立的五所日本研究机构之一。60年来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经历起伏与变革,为中国的日本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日工作是我国开展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日研究是我国对外政策与外交方针的起点与基础,东北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始终是我国开展对日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60年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希望日本研究所的同志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更创佳绩。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野田昭彦主任致辞,他代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衷心地祝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迎来60周年华诞,他提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拥有悠长的日本研究的历史,是中国国内日本研究的代表机构之一。在以往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合作中,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通过奖学金、图书捐赠、研讨会等项目的资助也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也通过种种方式对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工作进行了支持。他表示,国际交流基金会更进一步关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动向并希望日本研究所在新时代新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日本研究》编辑部主任许悦雷副研究员代读贺信。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来贺信。中心主任李廷江教授回顾了其与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特殊缘分,其本人受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田桓教授等前辈们的学术和人格熏陶,走上了研究日本的学术道路,并于1988年受时任所长马兴国先生聘任,成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第一号特别研究员。近年来,辽大日本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曾有诸多合作,合作过程中传递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优良传统和淳朴风气,这也是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永葆辉煌的精神遗产和生命力所在。贺信提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六十年的历史是中日关系六十年的晴雨表,是中国日本研究机构的一面旗帜,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大的贡献。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来贺信。贺信中对多年来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给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帮助和提携表示了诚挚的谢忱,贺信提到,展望中日关系的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东亚地区比邻而居的两个大国,一方面对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负有重大责任,另一方面两国关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变化。在重大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的日本研究学者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定能在今后的研究道路上更进一步。

大会基调报告共有五位专家发言。第一部分由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日本研究》主编余淼杰教授做“中日经贸合作:机遇与方向”的线上主旨演讲。余淼杰教授深入分析了中日经贸关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和供应链冲击带来的短期挑战。然而,中国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致力于实现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挑战,但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在全球经贸体系中,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正在减弱,因此,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需要探索新的贸易促进机制,以避免不利影响。余校长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大力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作为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目前的贸易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商品贸易,而在投资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相对较少,因此潜力巨大。中韩已有自贸区协定,推动三国自贸区的建设不仅前景广阔,而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将有利于地区发展,造福三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人民。

第二位专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日本学刊》主编杨伯江教授。杨伯江教授以“中日关系转型期地方交流合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为题,提出中日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受诸多因素影响,变数较大。因此,加强两国的民间交流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两国地方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及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无疑可以增强民间的信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民间领域除了传统的学术研究外,还包括一般意义的文化交流、有关环保、养老、康健、医疗福祉等诸多内容的合作领域,中日两国间关于上述领域的合作空间大、潜力足。民间团体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对促进中日友好事业可以起到基础性作用。

第三位报告人为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一般社团法人亚洲联合大学院机构理事长、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会长、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首席代表进藤荣一先生,他带来以“一带一路”开启中日友好新篇章——从‘脱亚入欧’到‘连亚连欧’”为题的主题报告。他提出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创造了“不列颠治下和平”;20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创造了“美国治下和平”。如今,21世纪的信息革命中,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正在创造“亚洲力量的世纪”,即亚洲和平。可以说,“新欧亚世纪”的出现,是以崛起的中国、印度、东盟、俄罗斯和其他地区为中心的整个欧亚大陆。“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其代表性,即全球力量正在转移,国际社会的结构正在转型,可以说它也预示着西方主导的欧洲现代性的终结。他从国内国际两个因素分析,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具有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未来将会在全球治理方面开辟新天地。

第四位报告人为日本东洋大学亚洲文化研究所后藤武秀教授。后藤武秀教授提出世界是否已经沦为自我中心的牺牲品这一问题,如美国优先、(日本东京)都民第一等论题引发的斗争结果是世界走向毁灭。在此关联背景下,人类的自我尊重、自我激励成为更重要的理念。他提出要学习东洋的智慧,即东亚历史与传统中形成的优秀文化,这是解决世界问题,特别是亚洲问题的重要知识库,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层面的动力与方针。因此,根本上,亚洲的问题以及在世界框架下的亚洲问题终究需要亚洲,特别是东亚区域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解决。

最后一位报告人为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季风研究员,报告题目为“中日经济关系新变化与展望”,他在报告中指出,近些年中日经济关系新变化与展望,提出挑战机遇并存,前景可期。两国经济已形成千丝万缕的双赢联系,中日经贸合作也成为助力中日关系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国2007年至今始终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多年来始终保持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地位。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及地缘冲突等外部因素持续冲击下中日双边贸易额始终保持稳定,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深厚底蕴。但是,2012年以来进入低潮期,特别是日本追随美国遏制中国,中日关系紧张,出现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倾向,导致中日贸合作持续徘徊甚至倒退。2023年以来虽然走出疫情阴霾,但中日经贸合作并没出现预期的恢复,仍未走出低潮期。中日经济关系未来走向,挑战机遇并存,短期不容乐观,长期前景可期。

五位主题报告的基调性发言与高屋建瓴式的观点令在场观众耳目一新,“新发展格局下中日合作新突破”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部分结束。

下午分组研讨会议共两场,分别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莽景石教授、辽宁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田凯教授主持。辽宁省对外友协原党组书记、辽宁富山联谊会总代表陈铁成先生首先发言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60周年致贺词,而后分组会议正式开始。

第一场分组会议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周维宏教授以日本社会为对象,就社会变迁和社会稳定问题展开讨论,并强调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相关论文中理论依据的重要性。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崔健教授以经济安全战略为背景,就日本企业在经营思想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日本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即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以及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问题。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田香兰教授通过历史演进与成效分析,从横向角度对日本老年产业、老年社会福利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化作了具体阐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亮研究员着眼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以及日本对台政策的演变展开论述。东洋大学经济学部郝仁平教授以水稻生产技术选择为例,就战后日本农业的技术选择与农业机械化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日本农村劳动力对日本政治的影响。



在第二场分组会议上,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教授就学科整合过程中日本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日本经济近期出现的新变化为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丁红卫教授就新发展格局下的中日环保合作与突破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平力群教授以确保重要物资稳定供给制度为中心,明确指出了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贸易保护特征。辽宁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吴学艳老师探讨了日本全世代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及其启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成新轩教授就日本研究相关主题延伸总结出个人心得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姜咪红女士详细介绍了所在机构的发展和日常工作,中心将在日本研究相关领域中发挥平台、智库、“港湾”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李金凤老师就压缩现代化视角下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演变及其时空特征发表了自己的深刻见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副主任陈祥先生从日本2023年度SIP的实施出发,就其科技创新动向作了具体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田正副研究员着眼国际变局下日本的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通过基础研究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经过观察现象、梳理问题、分析政策走向、总结政策启示四个步骤作了详细解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莽景石教授最后发言,莽景石教授回溯了国内日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指出在日本研究过程中提出假说的重要性,区域国别研究中跨学科的重要性,方法论、信息共享、选题和选题表述的重要性,以及经济思想的重要性。

闭幕式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日本研究》编辑部主任许悦雷副研究员主持,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岩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崔岩教授代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对百忙之中参会的领域内专家、学者的高水平、高质量发言表达了由衷谢意,并对日本研究学科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报告和深刻见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中日合作的现状、挑战、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智慧无疑将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启示。历史证明,中日关系合则两利,努力做好对邻国日本的研究,对于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体制,中日经济利益和产业链深度交融,双方完全有条件、也应加强合作、相互成就。这将为中日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也对新时期我国的日本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根辽宁,放眼世界,持续推进学术传承和创新研究,不断打造区域国别研究高地。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辽宁大学校园歌曲《路》7月27日九点半登陆CCTV15音乐频道
下一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等单位向辽宁大学发来感谢信
关闭窗口

中国·沈阳·辽宁大学 @ Copyright 2013-2016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 编:110136  电 话:024-62602028(蒲河校区)
辽ICP备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