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潘一山在崇山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以《跟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新质生产力:认识和思考》为题为我校博士研究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潘一山从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内涵和意义,新质生产力的48项前沿技术,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五个特征、五个转变和五个抓手等4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精彩讲授。
潘一山带领学生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首先,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发展未来产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具有解决内部发展压力的战略价值。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解决经济贸易争端,具有解决外部发展压力的战略价值。其次,结合《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带领学生逐项了解新质生产力的48项前沿技术,并解读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的关系,以及数字经济概念和内涵的丰富和演变。最后,概括了新质生产力的五个特征、五个转变和五个抓手,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调动经济资源、经济活动聚合协作,实现爆发式增长。以“创新是龙头、数据是根本、算力是基础、转型是路径、人才是支撑”五个抓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
潘一山对参加本次授课的博士研究生提出期望和要求。他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不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希望各位同学发挥国家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与繁荣的重要使命,应将个人的成长轨迹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紧密融合。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新一代青年应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不为眼前的困难和挑战所动摇,始终保持一颗奋发向前的决心和勇气。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将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在科研实践中探索新知、攻克难关,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