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闻资讯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学缘故事 | 校友期刊 | 校友捐赠 | 服务校友 | 影像辽大 | 联系母校 | 访客预约 

     辽大新闻

 辽大新闻 
 校友会动态 
 通知通告 

辽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辽大新闻>>正文
辽宁大学Geohazard Mechanics期刊编辑部成功主办2025年岩土灾害力学国际会议
2025-08-24 09:04  

2025年8月15日-18日,2025年岩土灾害力学国际会议在辽宁阜新工程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煤炭学会指导,《Geohazard Mechanics》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面塌陷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煤炭学报》《岩土力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绿色矿山》等单位共同协办,主题是“架起各类岩土灾害之间融通的桥梁与平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大会主席潘一山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 Canbulat教授,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达分别致辞。太原理工大学赵阳升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Derek Elsworth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矿业研究所Alexey P. Khmelinin教授、挪威科技大学李春林院士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主流新闻媒体的代表共255人参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东主持会议。会议同步全球直播。

会议主会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致开幕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大会主席潘一山教授致辞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 Canbulat教授致辞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达致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东主持会议

会议贡献了52场专家、学者报告和44场研究生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地震、滑坡、泥石流、岩爆、冲击地压、矿震、煤与瓦斯突出、突水突泥、冒顶、崩塌、塌陷、雪崩等12类典型岩土灾害,提出了“统一框架、差异施策”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为破解多灾种链式反应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在技术创新上明确将大数据共享与 AI 技术应用列为优先行动项,推动建立覆盖欧亚大陆的跨境监测网络,促进技术标准互认。

在会议闭幕式上,潘一山教授对本次会议的意义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会议围绕灾害机理、监测技术与防治实践三大核心议题,通过主旨报告与研究生分论坛研讨取得了3项突破性进展:一是融通认知,破解多灾种链式反应的理论突破;二是数字赋能,驱动协同防治的技术创新;三是成果转化,服务安全需求的实践闭环。

8月18日,部分与会专家前往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博物馆进行现场参观,实地了解该露天矿地质演变和历史文化遗迹等。

岩土灾害力学国际会议是我国举办的首届该研究领域内跨越国界的学术盛宴,是以灾害防控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全球协作为纽带的高层次平台。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我校通过国际期刊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国际影响力,更搭建起了全球灾害防治的合作桥梁。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与全球同行一道,深化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合作、共育专业人才,为构建全球协同的岩土灾害防控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辽宁大学校园歌曲《路》7月27日九点半登陆CCTV15音乐频道
下一条:辽宁大学Geohazard Mechanics期刊编辑部成功主办2025年岩土灾害力学国际会议
关闭窗口

中国·沈阳·辽宁大学 @ Copyright 2013-2016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 编:110136  电 话:024-62602028(蒲河校区)
辽ICP备05001361号